改造壓力表校驗器提高檢定質量
文章根據壓力表校驗器的工作原理,在油路中加裝了隔離缸,使傳壓介質的質量得以改善,延長了設備的 使用壽命,提高了計量檢定質量。
1.問題提出和分析
我礦現用的普通壓力表檢定裝置為YY- 600型 活塞式校驗器。它擔負著我礦普通壓力表的周期檢定 任務,是利用率最高、使用最頻繁的一項標準。十幾 年的應用實踐表明,這種校驗器具有結構簡單、維修 方便、易于操作的特點。在對1.5級以下普通壓力表 檢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但存在閥、皮碗損壞 多,出現漏油,示值檢定落針,耐壓試驗壓力不能保持等問題,嚴重影響著壓力表檢定的效率和質量。如 在壓力表的檢定過程中,往往在示值上限耐壓試驗最 后一步出現壓力不能保持,前邊的操作就要重新做, 使之前功盡棄。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被檢表帶入雜 質。通過對用過的傳壓介質檢查發現里面含有金屬顆 粒、氧化鐵皮、砂子、麻絲、泥土等多種雜質。應采 取有效的方法徹底清除這些雜質,才能使問題得到解 決。
2.隔離的設計原理和結構
2.1冊原理
清除傳壓介質中的雜質有兩種方法:一是清洗被 檢表;二是切斷雜質的流路。第一種方法做起來很麻 煩,我們采用第二種方法。就是在校驗器的油杯和被 檢表之間的油路上加裝一個隔離缸。利用不同密度的 物體在液體中的浮力不同的原理,把密度大于傳壓介 質的機械雜質隔離在新裝的隔離缸中,切斷了雜質的 流路,起到保護閥和皮碗的作用。
2.2隔離缸的結構和作用
整個缸采用圓柱筒體金屬結構,由上下兩部分組 成(見圖1)。上部是圓柱形的缸蓋。缸蓋與筒體之 間采用螺距為1.5mm的細牙螺紋連接。為了能承受 60MPa壓力達到不漏油,蓋與筒之間加一高強度的鋁 質密封墊。缸蓋的上部中心處加工成邊長為36mm的 六方體,用來擰緊或旋松缸蓋。下部是缸的主體—— 筒體。整個筒體采用帶底的圓形結構,筒體的中心設 一條直角形管,直徑為彌mm。直角管的上口與筒體 的上口平齊,另一端在距離筒底30mm處拐一直角彎 通過筒壁的小孔向左側伸出,與油杯相接。筒體的右 側距離筒底30mm高處也設一根管子,一端呈直角在 筒內彎向筒底凸起的碗形內。管口與筒底的上平面平 齊,保證被檢表中的雜質能全部落到碗內。碗底比碗 外的平面低5mm,形成雜質積沉區,以利于撲捉和清 除雜質,碗底的中心有一小孔作放油用。
上下兩部分組裝后在直角管的上口與缸蓋之間形 成2mm寬的環形縫隙作為油的通道。在筒內的兩個 管口一上一下高低差別,自然分成筒內上潔下污的兩 個油區,起到隔離雜質的作用。
3.使用方法
按圖2所示把表裝好,注意標準表和被檢表的位 置不可顛倒。按檢定規程的步驟操作。
①吸油:吸油時油沿“ 箭頭方向流動。
②升壓上檢:上檢時油沿“^”箭頭方向流動。
③牽壓下檢:下檢時油沿“— ”箭頭方向流動。
④耐壓試驗:保持壓力3min時間。
在降壓操作過程中被檢表彈簧管中的雜質隨油進 入隔離缸中,落到缸的底部,被積存在缸底部的雜質 隨檢定壓力表數量的增加而增多,應定期打開蓋子進 行清除。
4.結束語
(1)YJY- 600型壓力表校驗器改造后,能達到 1.5級以下普通壓力表檢定規程要求,沒有因改造而 影響檢定精度。
(2)隔離缸設計合理,結構簡單,使用方便。
(3)雜質沉淀在隔離缸中,使它不能進入系統的 其它部位,減少了閥、皮碗的損壞和更換次數,延長 了校驗器的使用壽命,節約了資金,同時節約了維修 時間,提高了工作效率約40 %。
(4)改善了油質,降低了油污染的程度,換油次數 也相應減少,節約了壓力油。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因油質 變化,導致粘度參數變化影響計量精度的不良現象。
(5)在造壓時一部分油進入標準表,另一部分油 經隔離缸進入被檢表。隔離缸中始終充滿著油,等于 整個系統中有兩個儲油杯,縮短了被檢表的供油管 路,使標準表、被檢表在升壓降壓時指針的升降達到 同步,提高了檢定精度。
(6)隔離缸底部的放油絲堵使用不太方便,加裝 角閥更為有利。
上一篇:反裝機心壓力表的調校與維修
下一篇:針對數字壓力表的可視化編程